碳化鎢(Tungsten Carbide, WC)是由鎢(W)和碳(C)通過高溫合成的金屬陶瓷材料,具有超高硬度(顯微硬度 HV 2000~2500)、耐磨性優異、熱穩定性高(熔點約 2870℃)** 等特點。其常與鈷(Co)、鎳(Ni)等金屬結合形成硬質合金(如 WC-Co),兼具陶瓷的硬度和金屬的韌性,是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耐磨、切削材料。
碳化鎢的主要應用行業
金屬加工與切削工具 應用場景:車刀、銑刀、鉆頭、拉絲模。 特點:硬質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是高速鋼的 3~5 倍,壽命提高 10~20 倍,廣泛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車制造中的高硬度材料加工(如淬火鋼、高溫合金)。
石油與礦業開采 應用場景:鉆頭齒、鉆桿閥座、噴砂嘴、耐磨管道內襯。 特點:在石油鉆井中,碳化鎢部件可承受高壓、高沖擊和泥沙磨損,使用壽命比普通鋼材提高 50 倍以上。
航空航天與軍工 應用場景:發動機渦輪葉片涂層、導彈制導部件、防彈裝甲內襯。 特點:碳化鎢涂層可抵御高速氣流沖刷和外來物撞擊(FOD),在航空發動機中使用溫度可達 1000℃以上。
那艾儀器噴霧干燥機用于制備碳化鎢的 案例 噴霧干燥機在碳化鎢生產中主要用于復合粉末制備、納米粉末分散、成分均勻化,尤其適合 WC-Co、WC-Ni 等復合體系的前驅體造粒。
1:硬質合金刀具用 WC-Co 復合粉末(金屬加工) 產品類型:亞微米級 WC-10Co 復合粉末(WC 粒徑 0.8~1.2 μm,Co 均勻包覆) 行業應用:精密數控刀具(如銑削高溫合金 Inconel 718 的立銑刀)。 噴霧干燥工藝: 前驅體制備: 配制鎢酸銨溶液(濃度 150 g/L)和硝酸鈷溶液(Co/W 質量比 10%),加入聚乙烯醇(PVA,分散劑)和檸檬酸(螯合劑),調節 pH 至 3~4,形成穩定溶膠。 溶膠經離心式霧化器(轉速 20000 r/min)霧化成微米級液滴,進入干燥塔(進風溫度 300~350℃,排風溫度 120~150℃),液滴中的水分在 3~5 秒內蒸發,形成空心球形前驅體顆粒(粒徑 20~50 μm)。 高溫碳化還原: 前驅體在氫氣氣氛中,于 1400~1500℃下進行碳化還原反應: (NH 4 ) 2 WO 4 +Co(NO 3 ) 2 +C→WC+Co+N 2 ↑+H 2 O↑ 碳化后的粉末經氣流粉碎至亞微米級,氧含量≤0.3%,松裝密度 2.5~3.0 g/cm3。 性能優勢: 傳統機械混合法易導致 Co 團聚,而噴霧干燥通過 “原子級混合” 使 Co 以納米級均勻包裹 WC 顆粒,燒結后合金抗彎強度提升 20%(≥2500 MPa),刀具壽命延長 30%。
2:石油鉆頭用納米 WC-Co 復合粉末(礦業開采) 產品類型:納米 WC-12Co 復合粉末(WC 粒徑 80~120 nm,Co 包覆厚度 5~10 nm) 行業應用:PDC(聚晶金剛石復合片)鉆頭齒的硬質合金基體。 噴霧干燥工藝: 納米溶膠制備: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納米 WC 前驅體:鎢酸銨溶液與環己烷 / 吐溫 - 80 混合形成水包油微滴,加入碳源(如葡萄糖)和硝酸鈷,經超聲分散形成粒徑 50~100 nm 的均勻微滴。 微乳液通過壓力式霧化器(壓力 20~30 MPa)噴入低溫干燥塔(進風溫度 180~200℃),避免納米顆粒高溫團聚,干燥后形成類葡萄狀團聚體(粒徑 1~3 μm)。 低溫碳化與表面改性: 在氬氣氣氛中,于 900~1000℃下碳化 2 小時,同時通入甲烷氣體促進 WC 結晶;碳化后立即噴涂硬脂酸(防團聚劑),使粉末分散度(D50/D90)≤1.5。 應用效果: 傳統微米級 WC-Co 基體制備的 PDC 鉆頭齒在硬地層(巖石硬度>150 MPa)中壽命約 50 小時,而納米復合粉末制件壽命可達 120 小時,磨損率降低 60%。
3:航空發動機用 WC-NiCrBSi 高溫耐磨涂層粉末(航天軍工) 產品類型:WC-40NiCrBSi 復合粉末(WC 粒徑 5~10 μm,NiCrBSi 合金包覆) 行業應用:渦輪葉片榫頭部位超音速火焰噴涂(HVOF)涂層。 噴霧干燥工藝: 復合漿料配制: 鎳鉻硼硅合金(Ni-16Cr-4B-3Si)先通過等離子霧化制成 5~15 μm 的球形粉末,與微米級 WC 粉按比例混合,加入硅溶膠(粘結劑)和六偏磷酸鈉(分散劑),球磨 48 小時至漿料粘度 800~1000 mPa?s。 漿料經雙流體霧化器(壓縮空氣壓力 0.5~0.8 MPa)霧化成細小液滴,進入干燥塔(進風溫度 220~250℃),干燥后形成核殼結構顆粒(WC 為核,NiCrBSi 為殼,粒徑 30~60 μm)。 熱噴涂性能優化: 核殼結構在 HVOF 過程中,外層 NiCrBSi 合金先熔融形成粘結相,內層 WC 顆粒保持半熔融狀態鑲嵌其中,涂層致密度>98%,結合強度≥70 MPa,耐高溫氧化(850℃空氣氣氛下失重≤1 mg/cm2)。 對比優勢: 傳統機械混合粉末噴涂時易出現 WC 沉降和合金相偏析,導致涂層硬度不均(HV 800~1200 波動);噴霧干燥核殼粉末涂層硬度穩定在 HV 1100~1300,使用壽命提升 40%。
噴霧干燥機在碳化鎢制備中通過精準控制顆粒形貌、實現原子級成分混合、抑制納米顆粒團聚,解決了傳統機械混合法的均勻性差、制備工藝復雜等難題。其核心優勢包括: 微觀結構可控:可制備核殼、蛋黃 - 殼等復雜結構,優化復合粉末界面結合; 粒度分布窄化:D50 偏差≤±5%,滿足高端應用對粉末分散性的嚴苛要求; 工藝集成度高:一步完成霧化、干燥、造粒,生產效率比傳統濕法工藝提升 50% 以上。 隨著航空航天、新能源等領域對極端工況材料需求的增長,噴霧干燥技術將在碳化鎢基復合材料的精密化、功能化制備中發揮更關鍵的作用。